首页 » 这项申请的根源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这项申请的根源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根据申请摘要(提交人存档),“列支敦士登国民正被捷克共和国直接或间接地强迫进入捷克国内法院,在那里他们被迫捍卫其财产所有权,而捷克共和国正是以其前任所谓的德裔血统为由对其提出质疑。被迫进入法庭后,列支敦士登国民面临着不公平、歧视性、侵扰性和任意性的诉讼程序,其权利受到侵犯,且没有获得合理补救的前景。” 根据法院的新闻稿,该申请的直接触发因素和主题是捷克共和国宪法法院2020年2月20日的一项裁决。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就《欧洲人权公约》下的跨国申请提供一些视角。然后,我们将此案置于二战期间及之后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将详细区分新的跨国诉讼与先前的诉讼,即2001年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34条提起的列支敦士登亲王汉斯·亚当二世诉德国的个案,以及列支敦士登在国际法院(ICJ)起诉德国的“特定财产案”。之后,我们将讨论新案件中的一些程序问题。

罕见的州际申请

国家间申请的情况并不常见,列支敦士登的申请在《公约》历史上仅是第26次此类申请。目前,法院正在审理的国家间诉讼案件数量空前,目前已达10起。其中大多数案件,包括我们上个月在本博客中讨论过 WhatsApp 号码数据 的荷兰诉俄罗斯(涉及MH17事件)案件,都是在乌克兰冲突后针对俄罗斯的。我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在本博客中更广泛地概述了法院面临的挑战。

复杂的历史背景

所谓的贝尼斯法令是战后捷克斯洛伐克针对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即所谓的苏台德地区)德语人口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列支敦士登国民也被纳入这些措施之中,尽管列支敦士登在战争中是中立国,并且自1806年以来一直是主权国家。这些备受争议的措施包括强制迁移(主要迁移到巴伐利亚)约三百万人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这些措施发生于欧洲人权公约

尚未通过之时;也早于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或许可以补充一点,当时国际 鲍里斯并不介意他们稍微炫耀 人权的概念仍在形成中。安德烈亚·加蒂尼(Andrea Gattini)在《EJIL》(无需付费)一书中,通过国内和国际诉讼的视角,对这一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前捷克斯洛伐克于 1990 年代初加入了欧洲委员这项申请的根 巴西号码列表 源在 会和《欧洲共同体公约》,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于 1992 年作为继承国成为《欧洲共同体公约》的缔约国。列支敦士登于 1982 年加入了《欧洲共同体公约》。

滚动至顶部